

9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近日,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呋喹替尼胶囊(爱优特)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呋喹替尼胶囊为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通过我国的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获准上市。
呋喹替尼胶囊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抗癌新药。它诞生于上海张江实验室,完全由国内本土研发,历时12年,投资超过15亿元。 呋喹替尼胶囊最快将在一两个月内在上海率先上市,并有望进入医保。
呋喹替尼是一个喹唑啉类小分子血管生成抑制剂,主要作用靶点是VEGFR激酶家族(VEGFR1、2和3)。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磷酸化及下游信号转导,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最终发挥肿瘤生长抑制效应。呋喹替尼胶囊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可以显著延长接受过至少两次化疗方案但仍发生疾病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
什么是结肠直肠癌?
结肠直肠癌(carcinoma of colon and rectum)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表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排在第五位,目前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37万,并呈持续上升趋势,而且其中近一半患者首诊即为晚期或由于手术后复发转移进入晚期疾病状态,无治愈机会。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大肠癌的预防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减少大肠癌的发生,二是早期发现大肠癌,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大量的研究证实,吸烟、喝酒、肥胖、缺乏运动和便秘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都会增加大肠癌的风险。
同时,保持良好的大便习惯,避免便秘,做到每天排一次大便,减少大便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也可以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
2、饮食预防
随着中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已经增加了大肠癌的发生,吃的食物太细、太精致,容易产生便秘,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毒素就更容易被肠道吸收,从而引起大肠癌。因此,要减少精细食物的摄入,多吃粗纤维食物,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是可以预防大肠癌的。
3、增加运动
现代人的运动减少,肠道的蠕动变慢,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生。规律运动可以降低24%的大肠癌风险。每天从事30分钟的有氧运动,就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肠道息肉转变成大肠癌。
4、注意身体的求救信号
尽管大肠癌的发生比较隐匿,不容易发现,但也会露出蛛丝马迹,只要我们重视人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就可能早期发现大肠癌,及时治疗就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当人体出现腹部包块和肠梗阻的表现时,则是晚期肿瘤的表现了。
5、做好健康体检
30岁以后的人提倡每年做一次大肠癌筛查,检查手段有简单而便宜的大便隐血实验和直肠指诊,必要的时候,可以做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检查和纤维结肠镜检查。
小乐爱心提醒
保护我们的肠道,注意平时养护!吃火锅、吃串串、吃冷饮,爽一时,肠胃进火场!

肠胃久不舒服,自然积劳成疾,别等到成癌了再去养生!爱护肠道从每天一袋益生菌开始!
